美国🇺🇸 AGM-179 JAGM 空地导弹

图片[1]-美国🇺🇸 AGM-179 JAGM 空地导弹-锋向兵库 |Gebin Military Arsenal
参数分类 详情
型号与类型
中文名称:AGM-179“联合空地导弹”(JAGM)
英文名称:AGM-179 Joint Air-to-Ground Missile (JAGM)
导弹类型:多用途空地导弹
体型数据
弹长:约1.75米
弹径:约178毫米
翼展:约330毫米
发射重量:约49公斤
射程与速度
标定射程:约8公里
实际最大射程:约16公里(高空发射)
飞行速度:约0.8马赫
爆炸参数
战斗部类型:高爆穿甲(HEAT)战斗部
战斗部重量:约10公斤
有效杀伤半径:约15米
爆炸当量:约8公斤TNT
制造与出口
制造厂家:洛克希德·马丁公司
出口情况:已出口至美国盟友,包括英国、澳大利亚等
研发背景
– 自主研发,替代AGM-114“地狱火”和BGM-71“陶”式导弹
– 2011年开始研制,2019年正式列装
北约名称
AGM-179 JAGM
发动机参数
发动机类型:固体火箭发动机
推进剂:端羟基聚丁二烯(HTPB)
燃烧时间:约18秒
武器参数
制导方式:
– 激光半主动制导
– 毫米波雷达制导
– 红外成像制导
抗干扰能力:具备多模复合制导,抗干扰性能强
引信:触发引信与近炸引信结合
挂载机体
直升机:
– AH-64阿帕奇
– UH-60黑鹰(武装型)
– MH-60海鹰
固定翼飞机:
– A-10雷电II
– F-16战隼
– F-35闪电II
无人机:
– MQ-9收割者
– MQ-1C灰鹰
同时代外军对比
俄罗斯9M127“涡流”
– 射程:约10公里
– 制导:激光/毫米波双模
– 优势:更大战斗部,适合反装甲
中国AKD-10
– 射程:约8公里
– 制导:激光半主动
– 优势:低成本,广泛装备
欧洲硫磺石
– 射程:约12公里
– 制导:毫米波雷达/激光
– 优势:多目标攻击能力

研制背景与技术定位

AGM-179 是美国洛克希德・马丁公司研发的新一代多用途空地导弹,旨在取代 “海尔法”(AGM-114)和 “陶式”(BGM-71)导弹,满足陆军、海军陆战队和空军对近距空中支援、反装甲和城市战的需求。项目始于 2013 年 “联合空地导弹” 计划,2020 年完成初始作战测试,2023 年列装美军,具备 “发射后不管” 和多平台适配能力,可打击坦克、直升机、无人机及加固工事,是美军 “多域战” 战略中衔接空陆的关键武器。

物理参数与气动布局

尺寸重量

  • 弹长 1.7 米,弹径 0.178 米,翼展 0.4 米(折叠后 0.25 米),全弹重 45 公斤(含 10 公斤高爆战斗部)。相较于 AGM-114K “海尔法”(49 公斤),重量减轻 8%,但战斗部威力提升 20%。
  • 弹体采用铝合金 – 钛合金复合结构,头部整流罩为蓝宝石玻璃,可承受 300℃气动加热,尾部集成 4 片可折叠弹翼,折叠状态适用于直升机内部挂载。

气动设计

  • 采用 “鸭式布局”,头部 4 片全动式矩形控制舵面(后掠角 45°,展长 0.15 米),尾部 4 片梯形稳定翼(展长 0.4 米),空气阻力较 “海尔法” 降低 15%,配合电动舵机,最大攻角可达 30°。
  • 翼面使用碳纤维增强聚合物,单翼重量仅 0.8 公斤,展开时间 < 0.5 秒,适用于高速发射场景。

制导系统与传感器

复合制导体制

  • 中段:INS(惯性导航)+GPS / 北斗卫星修正,定位精度 1 米,配合双向数据链(工作在 480MHz,传输速率 1Mbps),可接收载机发送的目标更新指令。
  • 末段:三模制导(毫米波雷达 + 红外焦平面 + 半主动激光),毫米波雷达工作在 Ka 频段,对 RCS=10㎡目标探测距离 8 公里;红外导引头为 128×128 元碲镉汞阵列,工作在 3-5μm 波段;激光制导兼容 1.06μm/1.54μm 波长,可由地面 / 空中指示器照射。

抗干扰技术

  • 毫米波雷达采用频率捷变和脉冲压缩技术,可在 1GHz 带宽内跳频,抗射频干扰能力比 “海尔法” 提升 3 倍;
  • 红外导引头内置 AI 图像识别算法,能区分坦克、车辆与诱饵目标,对红外干扰弹的对抗成功率达 85%;
  • 激光制导支持 16 位编码调制,避免敌方激光欺骗。

智能作战能力

  • 具备 “人在回路中” 和 “发射后不管” 双模式,载机可在导弹飞行中重新指定目标;
  • 内置目标优先级排序算法,可自动选择威胁最高的目标(如防空导弹发射车)进行攻击。
图片[2]-美国🇺🇸 AGM-179 JAGM 空地导弹-锋向兵库 |Gebin Military Arsenal

动力系统与飞行性能

发动机

  • 固体火箭发动机采用 ADN(二硝酰胺铵)基推进剂,比冲 2400 牛・秒 / 千克,燃烧时间 3 秒,最大速度 1.3 马赫,射程:
    • 直升机发射:8 公里(高空)/5 公里(低空);
    • 固定翼飞机发射:10 公里(高空俯冲)。
  • 推进剂配方减少 90% 的烟雾排放,降低发射时的红外特征,适合隐蔽攻击。

飞行性能

  • 最大过载 20G,可追踪做 6G 机动的直升机或无人机;
  • 低空(300 米)飞行速度 0.8 马赫,巡航高度可设定为 10-300 米,适应复杂地形隐蔽突防。

战斗部与引信

战斗部

  • 10 公斤多用途高爆战斗部,采用 “聚能破甲 + 破片杀伤” 双模式:
    • 聚能破甲模式:可穿透 1400 毫米均质装甲或 3.5 米厚钢筋混凝土;
    • 破片杀伤模式:预制 1500 枚钨合金破片(直径 4 毫米,初速 1200 米 / 秒),有效杀伤半径 12 米。
  • 战斗部前端安装伸缩式探针,撞击目标时探针伸出触发引信,确保聚能射流有效形成。

引信系统

  • 四模式引信:主动毫米波近炸 + 激光近炸 + 触发引信 + 延期引信,毫米波近炸可在目标上方 3 米处引爆,激光近炸探测距离 5 米,触发引信响应时间 < 0.5 毫秒;
  • 延期引信用于攻坚作战,可穿透掩体后爆炸,适配城市战环境。

型号迭代与技术升级

AGM-179A(2023 年列装)

  • 基础型号,标配三模制导,射程 8 公里,适配 AH-64E “阿帕奇”(每侧挂架挂载 4 枚)、MQ-9 “死神”(机翼挂载 8 枚)、F-16(翼下挂载 6 枚);
  • 具备 “顶攻” 能力,可攻击坦克薄弱的顶部装甲。

AGM-179B(规划中)

  • 增程型,换装微型涡轮喷气发动机,射程延长至 15 公里,采用 “巡飞弹” 模式,可在目标区盘旋 30 分钟;
  • 导引头升级为 256×256 元红外焦平面阵列,探测距离提升至 10 公里。

作战应用与适配平台

适配平台

  • 直升机:AH-64E “阿帕奇”(单架挂载 16 枚)、CH-53K “种马王”(外部吊舱挂载 8 枚);
  • 无人机:MQ-9 “死神”(机翼 4 个挂点各挂 2 枚)、MQ-25 “黄貂鱼”(改装后挂载);
  • 固定翼飞机:F-16 “战隼”(翼下挂架挂载)、A-10C“雷电 Ⅱ”(每侧机翼挂载 3 枚);
  • 地面平台:“斯特赖克” 装甲车(车载发射架挂载 4 枚)、海军陆战队 “远征火力遥控武器站”。

典型战术

反装甲集群作战

  • AH-64E 集群发射 AGM-179A,利用毫米波雷达的多目标能力,同时攻击 8 辆坦克,导弹采用 “顶攻” 弹道,穿透坦克顶部装甲;
  • F-16 在高空发射 AGM-179,通过数据链接收无人机提供的目标坐标,实施防区外反装甲打击。
图片[3]-美国🇺🇸 AGM-179 JAGM 空地导弹-锋向兵库 |Gebin Military Arsenal

城市战精确打击

  • 在 urban environment 中,MQ-9 使用 AGM-179 的激光制导模式,由地面特种部队激光照射,精确摧毁建筑物内的目标,破片杀伤模式减少附带损伤;
  • 导弹可设定 “穿墙” 模式,延期引信确保在穿透墙壁后爆炸,清除室内威胁。

反无人机作战

  • “斯特赖克” 装甲车搭载 AGM-179,利用毫米波雷达追踪低空无人机,导弹以 1.3 马赫速度拦截,破片战斗部形成弹幕毁伤目标;
  • F/A-18E/F 发射 AGM-179B,在航母周边构建近程反无人机火力圈。

实战评估与国际对比

技术优势

  • 多模制导领先:毫米波 + 红外 + 激光三模制导使其在复杂天气(如雾、雨)和电磁干扰环境下的命中率比 “海尔法” 提升 50%;
  • 多平台兼容性强:从直升机到装甲车均可挂载,适应 “多域战” 跨平台协同需求;
  • 成本效益高:单枚造价约 8 万美元(“海尔法” 为 6 万美元),但作战效能提升 3 倍,全寿命周期成本降低 40%。

潜在短板

  • 射程不足:8 公里射程仍落后于中国 “蓝箭 – 21”(18 公里)和俄罗斯 9M123 “菊花”(10 公里);
  • 抗激光干扰能力有限:面对大功率激光致盲武器时,激光制导模式可能失效;
  • 重量限制:45 公斤重量导致无人机挂载量少于 “海尔法”(如 MQ-9 挂载 AGM-114 时可挂 14 枚)。

未来发展与战略意义

技术演进

  • 2025 年计划集成 AI 目标识别模块,导弹可自主区分坦克、步战车与平民车辆,减少误伤;
  • 2028 年拟开发 “蜂群” 作战模式,多枚 AGM-179 通过数据链协同,模拟敌方目标欺骗防空系统,同时攻击关键节点。

战略影响

AGM-179 的列装强化了美军 “分布式空地打击” 能力,其多平台适配性支持 “穿透性制空” 战机与地面部队的无缝协同。该导弹与 “神剑” 制导炮弹、“标准 – 6” 舰空导弹共享火控协议,推动陆军、海军、空军武器系统的一体化。此外,其出口计划(如澳大利亚、韩国)将提升盟友的近距空中支援能力,成为美国 “印太战略” 中的火力衔接工具。从技术看,AGM-179 的多模制导和智能算法,为未来无人装备的武器集成提供了技术范本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赞赏 分享
战术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