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图片[1]-F-35 重启外挂油箱计划 隐身与航程的艰难取舍 海军成最大推手-锋向兵库 |Gebin Military Arsenal](https://gebin.show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7/20250708164649795-f35-3.jpg-1024x576.webp)
在 F-35 “联合攻击战斗机” 的 Block 4 现代化项目中,一项曾被搁置的关键升级重新浮出水面 —— 美军计划为其加装增程外挂油箱。2026 财年美军预算文件显示,美国空军正寻求资金评估 “整合外部油箱以支持 F-35 远程任务” 的可行性,这标志着这款第五代隐身战机在 “隐身优先” 与 “航程拓展” 之间,开始向后者倾斜。尤其对美国海军而言,在 F/A-XX 六代机计划被搁置后,F-35C 的航程短板亟待通过外挂油箱弥补,否则航母战斗群的打击半径将面临实质性缩水。
从 “弃用” 到 “重启”:外挂油箱的十年波折
F-35 的外挂油箱计划并非全新概念。2004-2007 年间,洛克希德・马丁 曾研发 480 加仑流线型副油箱,但因气动布局缺陷和投放分离问题夭折;后续 460 加仑设计也因效能不足未被采纳。如今重启该计划,直接动因是美军在印太战区的 “航程焦虑”—— F-35A 的公开作战半径约 670 海里(1241 公里),F-35C 稍远,F-35B 则显著缩短。在缺乏前沿基地且加油机生存性堪忧的西太平洋,这一航程难以满足 “穿透性制空” 任务需求。
以色列的实践为美军提供了参考。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(IAI)与埃尔比特系统子公司 Cyclone 曾为 F-35I 研发 600 加仑副油箱与保形油箱(CFT),并在 2024 年以伊冲突中投入实战,据称实现了不加油打击伊朗腹地的能力。这种 “以改装补短板” 的思路,促使美军重新评估外挂油箱的价值。
值得注意的是,预算文件中 “外部油箱” 的定义仍存模糊 —— 是可抛弃的副油箱,还是与机身融合的保形油箱,或是两者皆有?保形油箱虽对隐身性能影响较小,但改装难度大;副油箱虽可抛弃恢复部分隐身能力,却会增加阻力与雷达反射特征。美军面临的核心矛盾在于:如何在不显著牺牲隐身性的前提下,实现航程跃升。
![图片[2]-F-35 重启外挂油箱计划 隐身与航程的艰难取舍 海军成最大推手-锋向兵库 |Gebin Military Arsenal](https://gebin.show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7/20250708164705944-f35-4.jpg.webp)
海军成最大需求方:F/A-XX 搁置后的无奈之举
美国海军对 F-35C 的航程需求尤为迫切。随着 F/A-XX 六代机计划被搁置,航母舰载机群的远程打击能力暂时失去替代选项。目前 F-35C 的作战半径虽优于 F/A-18E/F,但在中俄反舰弹道导弹(如东风 – 21D)的威胁下,航母需在距离目标 1000 海里外部署,这迫使 F-35C 必须通过外挂油箱或空中加油延伸打击范围。
然而,MQ-25 加油机的延迟加剧了这一困境 —— 其初始作战能力(IOC)已推迟至 2027 年中期,比原计划晚 3 年。在 “加油机缺口” 短期内无法填补的情况下,外挂油箱成为成本最低的应急方案。美国海军近期还公开征集 F/A-18E/F 的增程方案,包括减阻设计、燃料效率优化等,侧面印证了对舰载机航程的迫切需求。
![图片[3]-F-35 重启外挂油箱计划 隐身与航程的艰难取舍 海军成最大推手-锋向兵库 |Gebin Military Arsenal](https://gebin.show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7/20250708164715242-f35-6.jpg.webp)
隐身与航程的平衡术:技术挑战与实战取舍
为隐身战机加装外挂油箱,本质是一场 “效益与代价” 的权衡:
- 隐身代价:副油箱及挂架会大幅增加雷达反射截面积(RCS),使 F-35 从 “低可探测” 沦为 “半隐身”。尽管可通过抛弃副油箱恢复隐身,但这仅限于任务中段,无法应对全程隐身需求。
- 气动效能:外挂物会增加飞行阻力,若设计不当,额外燃料带来的航程增益可能被阻力抵消。洛克希德早期设计失败的案例显示,这一平衡极难拿捏。
- 任务适配:并非所有任务都需全程隐身。在 “非穿透性制空” 或 “伙伴护航” 任务中,F-35 可外挂油箱执行远程巡逻,遭遇威胁时抛弃副油箱转入隐身模式接战。这种 “阶段性隐身” 策略,成为美军目前的务实选择。
美军正探索的解决方案包括:采用吸波材料制造副油箱、优化挂架隐身设计、开发可抛弃保形油箱等。F-22 正在测试的隐身副油箱技术,也可能移植到 F-35 上 —— 这类油箱采用菱形截面和隐身涂层,可将 RCS 增幅控制在可接受范围。
![图片[4]-F-35 重启外挂油箱计划 隐身与航程的艰难取舍 海军成最大推手-锋向兵库 |Gebin Military Arsenal](https://gebin.show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7/20250708164724891-f35-2.jpg.webp)
![图片[5]-F-35 重启外挂油箱计划 隐身与航程的艰难取舍 海军成最大推手-锋向兵库 |Gebin Military Arsenal](https://gebin.show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7/20250708164729712-f35-1.jpg.webp)
Block 4 计划的 “附加题”:成本与进度的双重压力
外挂油箱整合被纳入 Block 4 现代化项目,而该项目本身已深陷泥潭。Block 4 涵盖雷达升级、电子战强化、武器扩展等 70 余项改进,因技术问题多次延期,成本超支达 165 亿美元。2026 财年美军计划削减 F-35 采购量,将节省的资金投入 Block 4,这意味着外挂油箱研发可能面临资源挤压。
更关键的是,外挂油箱需依赖 “技术更新 3″(TR-3)—— F-35 的硬件与软件基础升级。尽管洛克希德宣称 TR-3 已完成,但美军预算文件显示相关工作可能延续至 2026 年,这将直接拖累外挂油箱的测试进度。
对缺乏加油机支援的外国用户而言,F-35 的增程需求更为迫切。以色列、日本等国的 F-35 机群规模有限,且加油机数量不足,外挂油箱可能成为 “刚需”。洛克希德若能推出标准化改装方案,有望开拓新的军售市场。
![图片[6]-F-35 重启外挂油箱计划 隐身与航程的艰难取舍 海军成最大推手-锋向兵库 |Gebin Military Arsenal](https://gebin.show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7/20250708164736736-f35-5.jpg.webp)
锋向观察:妥协背后的战略焦虑
F-35 重启外挂油箱计划,本质是美军在 “理想战力” 与 “现实威胁” 间的妥协。一方面,六代机 F-47 承诺 1000 + 海里的作战半径,但量产服役需等到 2030 年代;另一方面,中俄的区域拒止能力持续升级,美军无法等待 “完美解决方案”。这种 “以改装应急” 的思路,折射出其在装备代际交替期的战略焦虑。
值得玩味的是,美军同时推进 NGAS(下一代空中加油系统)与 F-35 增程,形成 “双轨制”:前者追求 2040 年代的隐身加油机群,后者解决眼前的航程短板。这种 “远近结合” 的布局,既是应对大国竞争的必然选择,也暴露了美军全球部署的 “后勤脆弱性”。
外挂油箱能否让 F-35 在六代机时代到来前保持优势?答案或许要等到 2028 年 —— 届时 TR-3 与 Block 4 的关键模块完成部署,外挂油箱的实战效能才能得到真正检验。在此之前,”航程优先” 还是 “隐身优先” 的争论,仍将贯穿 F-35 的每一次部署。
本站之文字、图片及视频内容,禁止以任何形式篡改、复制及改版; 转载请注明出处,保留原始内容链接, 如若发现,本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,务请重视。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