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🇺🇸 MK-50 鱼雷

图片[1]-美国🇺🇸 MK-50 鱼雷-锋向兵库 |Gebin Military Arsenal

Mk-50 鱼雷是美国海军水面舰艇和飞机配备的一种高性能水下武器。作为 Mk-46 鱼雷的替代型号,它于 1992 年 10 月首次获准在舰队中使用。​

  • 基础型 MK-50
    • 主要特点与改进:采用 “闭环热动力系统”(使用锂 / 六氟化硫化学反应,能量密度高),航速约 55 节,潜深达 800 米;配备聚能装药战斗部,可穿透潜艇双层壳体;制导系统为先进主被动声自导,抗干扰能力强
    • 应用场景:主要装备美国海军水面舰艇和反潜机,用于对抗高性能核潜艇
  • 后续改进型(未明确 Mod 编号)
    • 主要特点与改进:可能针对浅水环境作战能力优化,提升声自导在复杂海域的目标识别精度;改进动力系统稳定性,降低噪音
    • 应用场景:适应近岸、浅海反潜任务,兼容更多发射平台(如直升机、舰载发射管)
图片[2]-美国🇺🇸 MK-50 鱼雷-锋向兵库 |Gebin Military Arsenal
图片展示 MK-50 鱼雷 在由 MK-32 鱼雷发射管 发射的过程

Mk-50 鱼雷的设计旨在应对快速、深潜、双壳核动力潜艇带来的威胁。与 Mk-46 相比,Mk-50 在射程、抗干扰逻辑复杂度、杀伤力、速度、下潜深度和续航能力等方面均有提升。其主要技术进步包括采用 储存化学能推进系统 ( SCEPS ),另一大显著优势是该武器的战术和信号处理由软件驱动。​

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,美军开展了 Mk-50 软件模块升级计划,以增强其在浅水环境中的性能。​

作为美军反潜武器的重要升级型号,Mk-50 鱼雷凭借多项技术突破和性能提升,有效弥补了前代型号的不足,为应对现代复杂水下威胁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,进一步巩固了美国海军在反潜作战领域的技术优势。

参数分类 详情
基本信息
名称: MK-50 鱼雷 ( Mark 50 Torpedo )
型号: MK-50
类型: 轻型反潜鱼雷
口径: 12.75英寸 ( 324毫米 )
长度: 2.8米
重量: 约360公斤
战斗部: 定向爆炸战斗部,约90公斤
制导方式: 主/被动声呐制导,线导(部分型号)
性能参数
标定射程: 20公里 ( 10.8海里 )
最大速度: 55节 ( 约102公里/小时 )
作战深度: 最大1000米
动力系统: 铝/氧化银电池,电动推进
推进方式: 泵喷射推进器
航速: 高速55节,低速30节
导引系统: 数字式声呐导引头,多频工作
再攻击能力: 具备多次再攻击能力
研发与生产
研发单位: 美国 霍尼韦尔公司 ( Honeywell )
生产商: 美国 霍尼韦尔公司 、 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 ( ATK )
生产时间: 1980年代至今
服役时间: 1990年至今
是否出口: 是,主要装备美国及其盟友
衍生型号: MK-54 轻型鱼雷
北约代号: 无
技术参数
直径: 324毫米
长度: 2.8米
重量: 360公斤
战斗部: 定向爆炸战斗部,约90公斤高爆炸药
动力: 铝/氧化银电池
发动机: 无刷直流电动机
推进器: 泵喷射推进器
声呐系统: 主动/被动双模声呐,多频工作
发射平台
舰载平台: MK-32 三联装鱼雷发射管
航空平台: P-3C 猎户座反潜机 ( P-3C Orion )、 SH-60 海鹰直升机 ( SH-60 Seahawk )、 MH-60R 反潜直升机
潜艇平台: 部分潜艇可通过鱼雷管发射
其他平台: 岸基反潜部队
作战能力
目标范围: 核潜艇、 常规潜艇
探测系统: 主/被动声呐系统,数字化信号处理
抗干扰能力: 高,具备抗干扰和目标识别能力
导引精度: 圆概率误差( CEP )小于5米
再攻击能力: 具备多次再攻击能力
浅水性能: 适用于浅海和深海环境
数据链: 具备双向数据链能力
同时代外军对比
苏联/俄罗斯 53-65KE 鱼雷
– 口径更大:533毫米 vs MK-50的324毫米
– 战斗部更大:300公斤 vs MK-50的90公斤
– MK-50更灵活,适用于多种平台
– 53-65KE速度较慢,约50节
法国 F17P 鱼雷
– 线导加主/被动声呐制导,精度较高
– 射程较远:20公里 vs MK-50的20公里
– MK-50速度更快,55节 vs F17P的40节
– F17P采用电力推进,静音性更好
中国 鱼-11 鱼雷
– 技术水平接近,均为电动鱼雷
– 射程相当:约20公里
– MK-50速度更快,55节 vs 鱼-11的50节
– 鱼-11战斗部更大,约100公斤 vs MK-50的90公斤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赞赏分享
战术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